偶像(日语:アイドル aidoru */?)是日本艺人的类型之一,语源自英语“idol”,为和制英语。该词在日语原指“被崇拜的人或事”、“被仰慕的”、“拥有狂热追求者的人”[1];而在日本娱乐业界中,主要是指“与粉丝共享成长过程,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魅力的人物”,特色是全面打造自己的形象,在歌唱、舞蹈、戏剧、搞笑等众多领域展开活动。相对于最重视外表的模特儿,偶像的外表并不一定要非常出类拔萃,反而是比较容易亲近的存在。另一方面,因为非常追求内在的“华丽”和个人魅力,一流的偶像与粉丝之间可以说有著若离若即的关系。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此条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进行翻译。 (2018年8月8日) |
概述
在日本演艺圈,“偶像”的含义是指在其成长过程中与粉丝分享,并在舞台上活跃着有着独特魅力的人。[2]如果说相比于“存在本身的魅力”而言,主要的职业能力体现在音乐上的话,这种人不会被分类为“偶像”,而是会被称为“艺术家”(アーティスト / artist;此词偏向指一般艺人)或者是“音乐人”(ミュージシャン / musician)。但是,根据个人以及所属事务所的意愿而改变所属的范畴也是可能的,所以这几种职业之间的区别比较暧昧。因此,虽然本人自称为“艺术家”,但被分到偶像这个范畴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以前社会的主流是,在20多岁的时候辞去偶像的工作,转身成为“艺术家”或“演员”。但是在2000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本人在30岁以后仍然能够继续新的挑战,继续作为偶像,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个人魅力分享给大家。这种情况也渐渐被大众所认可。
日本所指的“偶像”,最初主要用于称呼日本国外的艺人,日本国内的有人气的艺人一般被称为“明星”(スター / star)。
二战期间,明日待子成为了激励战士的一名偶像。[3]
在电视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主要的娱乐产业还是电影。也因此,“明星”大部分场合都是指电影演员;特别是加山雄三、吉永小百合、滨田光夫等人,被称为“青春明星”。在美空云雀和吉永小百合的时代,美空云雀加上江利智惠美和雪村泉的组合“三人娘”还有中尾mie,伊东yukari及园mari组成的“spark3人娘”之类的组合都获得了很大人气。
但是在1960年代,随着电影产业的衰退以及电视时代的正式到来,带来的是group sounds的热潮。在这过程中,和“明星”一起,“偶像”这个称呼也渐渐被广泛使用。
到了1970年,具有青涩而又可爱,贴近生活等特点的“偶像”形象出现了。这时候出现的“偶像”体现的是一个日本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同时,随着1968年CBS索尼的创立,一直以来唱片公司把乐曲制作交给自己专属作家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随着无所属作家们的活跃,“偶像歌谣”也渐渐繁荣。
民族学者柳田国男是这样描述至今为止的女性偶像产业的繁盛的:原本相较于男性,女性就拥有“敏感”“细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拥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能够传递出生命的力量,连接通往幸福的道路。也因此,日本偶像产业的繁荣期,和经济的繁荣萧条能够完全保持一致。
秋元康可说是日本女性偶像团体的始作俑者[来源请求]。1985年他成立小猫俱乐部,以流动的团员、未成年女性、邻家女孩的形象、以及《不要脱人家的水手服啦》的大胆歌词爆红。2005年又以AKB48结合现代网路行销成为日本最成功的偶像团体。
工作环境
曾在学生时代以地下偶像活动的原宿眠眠,平日要上课,课后前往表演,大约晚上11点才能回家,周末则从上午9点到晚上11点在live house演出[4]。她即使是感冒生病也不能停止表演,她的经纪人要求学生为了演出而向学校请假[4]。有的偶像合约明确记载禁止恋爱、若寄宿朋友家须报备[5]。前述原宿眠眠所属的团体不能和粉丝有实际上的联络往来,这样会让其他粉丝幻灭[4],必须公平对待所有粉丝,粉丝们才不用担心会输给别人[6],原宿眠眠称很多女孩与御宅族来往,曝光后被开除[4]。
“日本演艺人士权利协会”共同代表理事、偶像团体制作人河西邦刚律师表示,偶像签约时通常只有十多岁,很难明白合约上的意思,就算由父母代为阅读,资方也很容易用“这是演艺圈的常态”搪塞[7]。原宿眠眠所在团体的部分成员以参加社团活动的心态看待,没有在工作的意识,表演也完全没有收入,只补助低于实际花费的交通费[4]。有些事务所禁止偶像之间交换联络方式,以防形成劳工的团体意识[7]。条件严苛的合约往往规定1~3年内不能辞职,否则须支付100~200万的违约金[7]。若合约允许,许多偶像在第一年就因为工作太辛苦而离开[5]。有偶像在契约纷争时咨询劳动基准监察署,政府回答“不清楚演艺契约是否属于劳动契约,因此无法受理”;虽然法院大多认定演艺契约是劳动契约,但程序繁琐[7]。2018年,16岁的偶像大本萌景自杀身亡,家人认为是因为公司的合约压榨、职权骚扰和过度劳动,他生前每月工作超过20天,每天最少做10小时,而月薪仅三万五千日圆[8][7]。
有些地下偶像事务所原本经营酒店,以管理陪酒女郎的方式管理偶像,性骚扰接连发生[7]。若是中小型的事务所,认真经营且不压榨偶像,基本上无法获利[5]。
也曾有男偶像咨询河西律师受到暴力对待的问题,例如被事务所的老板拳打脚踢[7]。
AKB48前成员西野未姬在网络综艺中称,成员的工作忙碌,又必须为了团队和个人成绩追求完美表现,压力很大,一些成员在精神和情绪上有困扰、需要帮助[9]。AKB48的合约规定不得发展恋情,峯岸南在被拍到和白滨亚岚交往后,立刻被降格,并在官方YouTube频道登出她自愿剃了光头哭著向粉丝道歉的影片[10]。川荣李奈表示在AKB48时,经纪公司曾在前一晚才告知明天有工作[11]。前早安少女组的后藤真希自述她的“毕业”并非由自己决定[11]。
在握手会等近距离接触的活动中,曾因安保不足造成AKB48握手会伤人事件。
偶像产业的产值至少八百亿日元,然而大多数的钱都流向制作方及运营团队,偶像只能领到固定薪水[12];相较之下,小甜甜布兰妮唱一首歌就可以入帐一千五百万美元[13]。
心理学
观众和偶像的互动是一种拟社会人际互动,观众认为自己和偶像的互动如同一对一的好友,然而观众必须花钱才能买到互动,偶像则必须回应花钱的观众,双方在人数、金钱、话语权等方面并不对等。研究显示,观众支持偶像的原因包括逃避现实、补偿现实生活中缺乏的社会互动和陪伴、透过同好会建立身份认同、透过将自己投射在偶像身上来满足成就感、或是被偶像娱乐表演及外貌吸引。此外,捐钱给偶像的行为时常属于冲动性购买。[14][15]
影响
日本偶像产业对偶像有严格的要求,包括言行举止和私生活的各种限制、严苛的工作班表[16][17][10],这个系统和日本的上班族类似,无法违背上级的指令[16]。美国老牌娱乐杂志《告示牌》的亚洲地区主管Rob Schwartz指称:日本主流媒体倾向自我审查,极少报导上级倚仗权势骚扰下属的指控[16]。日本时报的报导中,独立经理的“地下偶像”也没有比较好,他们的工作合约往往相当不严谨,绑约多年,并且不负担演出的交通和服装费用[18]。
偶像的工作非常繁忙,并且生病也不能休息[19]。自由主播五户美树在日刊体育发表的文章称日本的偶像作为艺人并没有工会,而年幼的中小学生进入偶像产业也涉及到童工问题[19],未成年的女性并不能充份了解被中年男性当作性幻想对象的意义[13]。
为了让粉丝可以幻想有跟偶像在一起的机会,部分经纪公司规定偶像不能发展恋情,结婚也必须有经纪公司核可[16][17][20],但也有经纪公司表示不会强迫偶像不能恋爱[21],更有成员在加入SDN48前就已经结婚。日本时报的报导形容男粉丝用金钱控制女偶像弱小被动的“萌”形象来满足性幻想[10],用投票的力量控制女性的未来发展[13]。
偶像文化也对粉丝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偶像文化把人体当作商品,在歧视女性的日本社会助长许多社会问题。有中年男性御宅族为了追星而辞职,骑著脚踏车每天跟著偶像巡回,每天看两场表演[6];有中年御宅族因为迷偶像,不再前往探望双亲[6];也有大学生放弃交女友,觉得比起偶像,交女友太麻烦[6]。偶像产业鼓励这样的行为,经纪公司不顾偶像对这些现象的抱怨,因为这些粉丝会买CD。这也让一些粉丝认为跟踪骚扰是合理的行为[13]。握手会等近距离接触的活动则让一些粉丝无法区别表演和现实生活的界线[22]。不理智的粉丝也会引起如山口真帆受暴、富田真由被刺案等恶性事件[22]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